轉(zhuǎn)自:佛慈制藥
佛
慈
藥
堂
玉米,大家都不陌生。
但是對于“玉米須”,大家可能都忽視了。
有這么一個說法“一根玉米須,堪稱二兩金”。
玉米須真的有這么值錢嗎?玉米須茶到底有沒有什么特別功效?
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中藥中的“龍須”
玉米須,早在明代《滇南本草》中就有相關(guān)記載:性微溫,味甜,入陽明胃經(jīng),具有寬腸下氣之效。
在《中國藥典》中,玉米須(又稱玉蜀黍須、玉米花柱)被收錄為一種中藥材。
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,通常在玉米成熟時采收,收集花柱,除去雜質(zhì),干燥后使用。
性味與歸經(jīng):甘,平。歸膀胱、肝、膽經(jīng)。
功能與主治:具有利尿消腫、清肝利膽的功效。
玉米須茶
在缺醫(yī)少藥的年代,有些人收集玉米須,煮水后作為食療方飲用。
時至今日,玉米須茶也是不錯的食療方。
材料:玉米須50克。
做法:玉米須用清水沖洗干凈,然后放入杯中,沖入沸水,再蓋上蓋,悶幾分鐘,當(dāng)茶飲。又或者煎取濃汁,早晚兩次溫服。
功效:具有泄熱通淋、平肝利膽之效。
飲用注意事項
玉米須茶雖好,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。
首先,不要將變質(zhì)或者發(fā)霉的玉米須作為茶飲用,以免引起中毒反應(yīng)。
其次,孕婦、對玉米須過敏的人群、兒童等不宜使用。
低血壓、低血糖、尿頻尿急的人群,不宜使用。
這是因為玉米須茶有利尿的作用,一些尿頻尿急人喝了,會加重病情。
(注:本文圖源千圖網(wǎng))